人家说小说网>历史穿越>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 > 351 杜月笙的决断
    虞洽卿迫不及待地上了船,检查了这条客货两用船后回到头等舱会议室,坐在真皮沙发上,看着栏外江景,很是满意。。。

    “财神爷,招商局在你手中算是找对人了!以后还得多多关照我们造船厂啊!”宋炜臣客气道。

    “说起来还是宋先生关照我这个小财神才对,谁叫我是赤脚的呢,而你才是赫赫有名的钢铁大亨,不能比啊!”

    虞洽卿不敢摆架子,对宋炜臣他态度热情甚至有些讨好。

    “什么钢铁大亨啊,过奖了过奖了,只是宋总理林部长提携和董事会信任,我尽心尽力罢了。”

    宋炜臣摆摆手谦虚道,心里却是得意。

    武汉工业集团乃宋子文和林一民所创,在美华财团的资金技术支持下发展壮大,旗下有汉阳铁厂、武汉造船厂、扬子机械厂等三大重工工厂,生产着中国的70%的钢铁、50%的船舶、100%的机车、80%的机床、50%的汽车……

    与武汉工业集团关系密切的汉阳兵工厂则提供了致公党革命军7成的装备,甚至包括飞机大炮这些重型武器。

    武汉工业集团是个不折不扣的集钢铁、机械、军工一体的超级联合工业体,尽管它巨大的潜力还没机会爆发,但已经被好事者冠以中国的克虏伯、中国的三菱重工或者中国的伯利恒等这些名称了。

    究竟它有多庞大,别说外人,就连一直关注着武汉工业集团成长的司徒南也不太清楚。

    因为武汉工业集团控股了十多家子公司。子公司下面还有两三百家公司或工厂。而与这些子孙公司关联的企业就更多了。

    不得不说。在这个历史面位,中国民族资本算是遇到了真正的春天,他们正处在黄金时期中,仅上海今年新注册的公司就超过1500家,国内民族企业无论从数量还是规模,都远远超过了另一个时空。

    当然,中国目前的工业中心还在武汉和广州两地,上海要逊色些。不过最有发展潜力。

    美华财团在中国的投资三分之一都投进了以汉阳铁厂为核心的这家企业,保守估计武汉工业集团总资产不少于5亿美元,相当于四分之一个美国钢铁公司。

    宋子文和林一民入职中央政府后武汉工业集团交到宋炜臣手中,宋炜臣不敢怠慢,萧规曹随,兢兢业业,为发展武汉工业集团耗了不少心血。

    一路走来,心中感慨良多。

    尽管宋炜臣对自己的地位保持清醒认识,心里倒是对虞洽卿一句“钢铁大亨”很是受用,放眼全国也就铁总和铁总的张静江能和自己相提并论。

    在宋炜臣面前。虞洽卿还真是个赤脚的,虽有着财神的名头。相比之下差距挺远的,不敢骄傲。

    宋炜臣真走了好运!这家伙还是汉口自来水供应商和最大的地产商,不久前还组建了武汉商业银行。

    要不是走走狗屎运搭上了美华的关系,宋炜臣能有今日?

    虞洽卿心里很是羡慕地想道。

    “政府发展上海的决心很大,要打造一个新上海,美华银行的资金大量流向上海,轮船招商局大有可为啊!我们合作吧!”

    宋炜臣亲切地拍了拍虞洽卿的肩膀,以示笼络,心里补充了一句:轮船招商局最好超过南星轮船公司,谁叫南星轮船公司很少从武汉这边购船呢,他们和广州、南华那边的造船厂更密切。